Saturday, August 04, 2007

胡风的事

近日读了晓风的《我的父亲胡风》,做点笔记。

胡风在《希望》第一期发表了舒芜的《论主观》,并非同意其观点,只是为了掀起讨论。胡风批评的"客观主义",茅盾明白是指他的作品,就借机反击,与叶以群等人带头批起了《论主观》,将其与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混为一谈。周恩来召集他们开会讨论,问胡风他的"客观主义"指的是什么,胡风解释说,作者对他的人物要有爱爱仇仇的感情体验,没有这个就是"客观主义",创作就是假的。周恩来会意,说《子夜》里有些思想感情就不真实。第二天周又找胡风,说理论问题只有毛主席的教导才是正确的,让其改变对党的态度。但胡风并没明白周恩来的意思。

胡风读到郭沫若和茅盾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的拥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觉得没什么新意,自己也就没什么表示。到五十年代,周扬责备他说,郭沫若、茅盾都对《讲话》表过态,你却没有。胡风这才恍然大悟。

胡风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了日共,回到上海参加左联领导工作后,向文委领导人阳翰笙提出要将自己的日共党员关系转过来,但阳并不热心,胡风也不好再提。后来冯雪峰回上海后对他说,党内更难搞,不如在党外。胡风也想,像鲁迅一样做个党外布尔什维克,照样为革命做事。最后他始终没解决党籍问题。

左联盟员穆木天被捕出来后,说了不利于胡风的话。鲁迅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对此发表了看法:"……即使胡风不可信,但对我自己这人,我自己总还可以相信的,我就并没有经胡风向南京讲条件的事。因此,我倒明白了胡风鲠直,易于招怨,是可接近的,而对于周起应之类,轻易诬人的青年,反而怀疑以至憎恶起来了。自然,周起应也许别有他的优点。也许后来不复如此,仍将成为一个真的革命者;胡风也自有他的缺点,神经质,繁琐,以及在理论上的有些拘泥的倾向,文字的不肯大众化,但他明明是有为的青年,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反对抗日运动或反对过统一战线……"周扬(即周起应)就只好说,鲁迅缺乏知人之明。

1955年3月的一天,已是"三十万言书"被发表后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乔冠华等人来胡风家中传达周恩来的指示,要其"检查思想"。当时乔说了句"领导上对你够好了,还让你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胡风当即打断说:"是四川人民选我的,不是领导指派的!"难怪周扬说"胡风不懂政治"了。

解放初期,江青出席文艺界的一个会议时说,新中国文艺的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胡风当场表示,在文艺上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鲁迅的文艺思想。毛泽东得知后很不高兴。又,1957年,正直"反右"的时候,罗稷南问毛泽东: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毛泽东回答:要么被关进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见黄宗英《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

1965年,胡风被关押十年半以后,正式被判处十四年有期徒刑,允许监外执行,但被安排去四川。胡风不想离开北京,但聂绀弩倒觉得挺好,说现在已经在批《海瑞罢官》了,北京不是好地方,还是走得越远越好。后面的事情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虽然胡风在四川也免不了受苦,但终于还是等到了自己被平反的那天。临行前,聂绀弩送给胡风一首诗:"武乡涕泪双雄志,杜甫乾坤一腐儒,尔去成都兼两杰,为携三十万言书。"

王实味1937年10月只身抵达延安,专门从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工作,四年间共译出近200万字的书稿。1942年3月因两篇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批判,被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关押。1947年3月延安保卫战开始,转移前被秘密处死,时年41岁。这与胡风没什么关系,但简短的生平介绍,读起来很是触目。有些事情是一贯就是如此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lease let me know who you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