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8, 2006

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1
发信人: Beta2006 (夫子),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19:02:15 2006), 站内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2
发信人: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19:03:46 2006), 站内

好处多多
降低处理电路的难度,提高信号质量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3
发信人: Beta2006 (夫子),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23:10:46 2006), 站内

能否再详细一点?谢谢!

【 在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处多多
: 降低处理电路的难度,提高信号质量

4
发信人: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23:11:44 2006), 站内

你以为我会比书上讲的更好
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去看书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否再详细一点?谢谢!

5
发信人: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3:15:36 2006), 站内

推荐你去查一下 heterodyne 和 DCR 结构相关的论文,
里面介绍的区别
这两种结构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每种有交替火爆
现在的趋势是向DCR发展

【 在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我会比书上讲的更好
: 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去看书

6
发信人: refreshcode (清新代码),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3:33:29 2006), 站内

超外差的滤波器不好做,所以集成度不高
零中频虽然集成度高,但是很多干扰都由于射频和基带信号的直接转换而变得不好消除了。。。
如果做SOC基本上考虑零中频,如果做分立系统,还是用超外差的多一点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7
发信人: smartfox (碱雨),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3:54:21 2006), 站内

好像高频的信号一般只做低噪声放大的处理,其他得的很多处理都要降频吧?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8
发信人: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5:20:22 2006), 站内


说实在的,零中频除了射频简单,系统集成度,功耗,体积可以做小之外,再就是不需镜像抑制这个优点了;缺点可是有n多的,I/Q不平衡,flick noise, 载波泄露等等,这些都是中频方式所没有的。
所以这种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大推荐采用。
不过现在由于器件的水平提高,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他的那些缺陷,才有开始火爆。

【 在 refreshcode (清新代码) 的大作中提到: 】
: 超外差的滤波器不好做,所以集成度不高
: 零中频虽然集成度高,但是很多干扰都由于射频和基带信号的直接转换而变得不好消除了。。。
: 如果做SOC基本上考虑零中频,如果做分立系统,还是用超外差的多一点

9
发信人: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6:16:03 2006), 站内

收下
不过偶不作芯片,所以接触的2级中频结构多一些

【 在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荐你去查一下 heterodyne 和 DCR 结构相关的论文,
: 里面介绍的区别
: 这两种结构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每种有交替火爆
: ...................

10
发信人: Beta2006 (夫子),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23:22:58 2006), 站内

多谢了!

【 在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荐你去查一下 heterodyne 和 DCR 结构相关的论文,
: 里面介绍的区别
: 这两种结构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每种有交替火爆
: ...................

Friday, June 09, 2006

关于一稿多投

对“一稿多投”的问题,本来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要坚决反对的,近日突然对其产生了疑问。事实上身边很多人都在干这样的事,似乎也没人在意,甚至得到鼓励;那么自己还要不要坚持所谓的原则?

且不讨论“一稿多发”。一般认为这是违反有关法律的,尽管也有人不这么看。

如果只是“一稿多投”而不“一稿多发”,即使都被同意刊登也只选择一个地方发表,到底算不算违背学术道德?当然,如果杂志社或会议在征稿中明确表示不接受已投到别处的文章,那么就视为对方要求取得专有出版权,想投稿自然应该照办。问题是并非所有杂志社或会议都有这样的明文要求。

我看来反对“一稿多投”的最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是它浪费了宝贵的审稿资源。可现在的学术文章审稿几乎没有符合《著作权法》中30日给通知的规定的,短则几个月,长则超过一年,对于毕业有论文要求的学生来说,谁能等得起?多投几个杂志或会议可以增加被尽快发表的机会,因此很多人“一稿多投”也可以理解。而如果事实上大家私下里都理解和默认的事情,公开场合却又必须义正言辞地反对,实在是虚伪且可笑。

文章投稿和找工作投简历应该是类似的。没听说有规定简历要一个一个地投,等面试完,被拒了再投下一个。大家投简历都是有意向就投,等一个一个面试了,都给Offer了,才选一个最中意的,把其它拒掉。也不是说这就合乎道德,用人单位肯定不喜欢这样,所以也有牛气的公司面试还要别人交押金的。

也有人非要把文章投稿比作追女孩子,女孩要一个一个地追,被一个拒了才好追下一个;“一稿多投”就像同时追求多个女孩子一样为人所不齿。可是遍观那些杂志,哪个是值得我们对她那么忠贞的?

参考:
一稿多投:成因及约束机制新论
一稿多投需要界定的前提
一稿两投的法律思考
浅析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关于“一稿多投”的几个问题
一稿多投:原本法律不好规定

WCDMA中的覆盖和容量

发信人: aptitude (有空多读读书), 信区: MobileComm
标 题: Re: 请教WCDMA中的覆盖和容量
发信站: 北邮真情流露 (Tue Jun 6 10:19:47 2006), 站内

【 在 zhazhamei (,X@,U@? )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
: 1.覆盖主要受上行链路限制?
: 2.容量主要受下行链路限制?
: 3.还有 上行链路覆盖是什么意思
: 4.另外 我怎么觉得覆盖和容量从表面上讲是一个意思呀
: 谢谢

合在一起解释吧,覆盖主要是网络对一个区域的覆盖能力,也就是说哪里有信号,而容量是在有覆盖的区域中支持的用户的多少,而覆盖和容量两者之间是有某些暧昧关系的。

下行链路覆盖是基站发射信号的覆盖面积,而上行链路覆盖则恰恰相反,小区的覆盖由基站发射的 CPICH 信号的 Ec/No 来决定,而上行则由终端发射信号的 Ec/No 来限制。CDMA 是干扰受限系统,也是自干扰系统,所以:
在负载较低的情况下,终端发射功率显然不如基站,所以,上行链路限制了小区的覆盖范围。

但是,基站的功率要分配给小区内的所有通话用户,当用户增加的时候,小区分配到每个用户的功率就不足了,所以,负载较高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就成为瓶颈。而且,负载比较高的情况下 No 比较大,会降低基站 CPICH 的 Ec/No 值,影响小区覆盖。

提问中的 1 实际是不考虑负载,只考虑信号覆盖的情况下,覆盖受上行限制,而对于2,实际是指,保证覆盖的情况下,系统用户容量受到下行限制的问题。

对于网络规划,在建网初期,WCDMA 用户比较少,相对处于轻负载状况,可以着重考虑覆盖问题,随着用户的增加,就要考虑容量问题了。

此外,WCDMA 支持多种速率,对于高速率,SF 比较短,扩频增益比较小,抗干扰能力比较差,所以,高速率的覆盖范围要远远小于低速率业务。所以,对于规划而言,不同业务也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