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4, 2006

我的二〇〇六

转眼又到岁末,基本算是平安度过了自己的第二个本命年。翻翻自己每天的日记,回顾这过去的一年,发现还是像去年一样,并没有太多值得纪念的事情,能列出来的也只有下面几件:
1、听了学生时代的最后几门课。
2、做了一点所谓的研究,制造了几篇垃圾文章,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
3、随着又一届同学毕业离开,不知不觉被更多的人称为师兄;但自己还扮演不好师兄这个角色,只能与大家一起随实验室风雨飘摇。
4、两个长假都回家了;今年成了上大学以来回家最勤的一年,甚得父母欢心:-)
5、进了几次医院;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在生理上已开始走向衰落:-(
6、打了一段时间多年没碰过的篮球。
7、体会被人接受的欣喜,品尝被人拒绝的苦涩。
8、自己还在慢慢长大。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LaTeX 转 Word

有时还是不得不把 LaTeX 写的文档转成 Word。一些可行的办法有:
1、先用 TtH LaTeX2HTML 之类的工具把 LaTeX 转成 HTML,再把 HTML 转成Word。
2、先生成 PDF,再用 PDF2Word 转成Word。
3、安装 TeX2Word,用 Word 打开 LaTeX/TeX 文件,另存为 doc 文档。
4、用 LaTeX2rtf 转。

前面两种方法对公式支持不好,PDF2Word 会把图片转成位图;第四个是开源软件,没试过。效果最好的是 TeX2Word,可惜是商业软件。它可以把 TeX 公式转成 MathType 公式,但对图片支持似乎还是不好,需要重新插入。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太可能保留 LaTeX 的排版。

另外,从Word 转 LaTeX 也有 Word2TeXword-to-latex,后者是开源软件。

参考:
http://bbs.ctex.org/forums/index.php?showtopic=32810
http://bbs.ctex.org/forums/index.php?showtopic=30979
http://www.ispl.jp/~oosaki/research/linux-tips/eps2wmf/

Wednesday, December 06, 2006

重装Grub

1、用 vFloppy 进 DOS;
2、进 grub_for_dos 所在的目录,执行
grub --config-file=(hd0,5)/boot/grub/menu.lst
引导进入Linux。
3、执行 grub-install /dev/sda 安装 grub 到 MBR。

虽然是SATA硬盘,grub.exe 的参数里指定硬盘时还是用 hd* (硬盘号和分区号从0开始计)。
DOS下执行 loadlin vmlinuz root=/dev/sda6 不能引导似乎是因为 loadlin.exe  不支持SATA硬盘。

其它方法:用安装光盘启动进 rescue 模式,执行 grub,然后
root (sd0,5)
setup (sd0)

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今天过得很开心

好久没过这么热闹的生日了。感谢大家都来捧场;还有两位同学没能来,有点遗憾,不过这么多人能聚在一起也挺难得。我们正赶上 DBL 发展到低谷的时候,也算是患难之交吧:-)明年这时候,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不过估计那时大家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心境了。

这里也顺便对 wb 同学说:Happy Birthday!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WMF/EMF 转 EPS

WMF/EMF 是 Windows 上常见的矢量图格式。SmartDraw 画的图里面如果有中文字符或 MathType 公式,导出的 EPS 图通常不能正确显示,而导出的 WMF/EMF 图一般质量很好。要得到 EPS 图,或者先放大几倍导出大一点的 JPG 位图,然后用 jpeg2ps 转成 EPS;或者先导出 WMF/EMF 矢量图,再用 wmf2eps 转成 EPS。后者显然是更好的办法,因为它最后得到的还是矢量图。

wmf2eps 是共享软件,不过好像不注册也一直能用,只是每次会弹出一个讨厌的窗口。使用时需要先安装它自带的 PS 虚拟打印机,并且还要作如下设置才能用:
打印首选项--高级-- 文档选项--PostScript 选项--PostScript 输出选项 设置为 内嵌的 PostScript(EPS)
不然会提示这个错误:
Could not read BoundingBox out of line
'%%BoundingBox:(attend)
wmf2epsConversion Setup 里面 Integer EPS Bounding Box 选项最好勾上,不然 GSview 可能会警告 Bounding 不能是浮点数。

也有建议用 AutoCAD 做 WMF 到 EPS 转换的,不过似乎它对中文和公式支持也不是太好。

另外,用 CJK 写中文的 LaTeX 文档,直接 dvi->pdf 比 dvi->ps->pdf 得到的结果要好一点。

参考:
http://bbs.ctex.org/forums/index.php?showtopic=35266

Thursday, November 02, 2006

笔记:卡尔・萨根的《宇宙》

1、第谷是丹麦贵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宫廷数学家,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就测量宇宙达35年之久。他装着一只金鼻子,原来的鼻子在跟同学决斗相争谁是数学高手时被削掉了。开普勒想看他的天文资料,可他不愿把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奉送给这个潜在对手,两人经常争吵。第谷好饮酒,在宴会上不愿当别人的面离开去解手;后来尿道感染恶化死了。临死前他终于把观测资料赠给开普勒,不停地对他说:"别辜负我的一生……"伟大的开普勒自然不会辜负他:根据这些精确的观测数据,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2、哈罗德・莫罗维兹根据人体的准确分子组成,计算了从化工商店购买同样分子组成的化合物所需的费用,结果大约是1000万美元。

3、1979年发射的旅行者2号用一块钚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几百瓦的电能作为动力,有3台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过一个直径3.7米的大型天线与地面站通信。

4、光既可当作粒子束,又可以看作波,这两者的结合显得有点奇妙且令人不解;把牛顿和惠更斯这两位单身汉称为当代我们对光的特性理解的父母是适宜的。惠更斯第一个认识到土星周围的环,发现了土卫六;他对力学、概率论有重大贡献,他还发明摆钟,改进气泵,发明原始的幻灯机……

5、航海中,纬度容易根据星座确定,而测量经度需要精确的计时:根据时钟记录的离港时间和太阳星星升落确定的当地时间的差别可以校正经度。

6、为什么只有爱奥尼亚人认识到自然界是可知的,而印度、埃及、巴比伦、中国或中美洲没有产生这样的看法?中国虽然文明悠久,但过分因循守旧,不愿采纳新 生事物;印度虽然数学发达,但这个国家迷信盛行,人们相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认为世上不会有任何新东西;而玛雅人和阿兹台人在机械发明方面缺乏热情和才 能,他们除了孩子们的玩具外,甚至连车轮都没有发明出来。

7、在恒星看来,人生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只是亿万短暂生命的一员,虚弱地挣扎在一个由硅酸盐和铁组成的酷寒而又坚硬的、极其遥远的星球表面上。

8、我们能生活在允许生命存在的宇宙中,这是非同寻常的;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是一个毁灭星系,毁灭恒星和毁灭种种世界的宇宙,这也同样是非同寻常的。这个宇宙对诸如我们人类这样的微不足道的生物来说,似乎既无善意,也无恶意,只是漠不关心罢了。

9、美国生物学家罗杰・倍恩计算出,使用深海频道,两头长须鲸以20赫兹的频率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相互联络;远在南极洲的罗斯冰障上的一头鲸鱼,可以与在阿留申群岛中的另一头鲸联系。但十九世纪以来,轮船的发展给海洋带来了噪声污染源,致使现在长须鲸的通信距离只有数百公里。彼此通信达数千万年之久的动物,现在实际上已经被迫沉默不语了。

10、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掌握了无线电通信,射离地球的无线电波越来越强,地球已变成太阳系中功率最大的无线电源。监听地球无线电信号的地外文明或许会想,最近地球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趣事?地球上最普遍和最显著的无线电发射源是我们的电视广播节目;商业电视对国际危机的评述和人类大家庭自相残杀的交战这一类没头没脑的内容,是我们向宇宙选播的关于地球上生活的主要消息。如果他们看到这些,会怎样看待我们?

11、1801年,法国伊泽尔省省长、物理学家约瑟夫・傅立叶在巡视学校时,发现一个11岁的男孩有超群的智慧和对东方语言的天赋,就把他邀请到家中。男孩迷上了傅立叶家里的埃及工艺品和上面的楔形文字;这些工艺品是在拿破仑远征期间收集的,傅立叶正在给它们分类编目,但他也不知道那些文字是什么意思。 男孩从此热衷于研究古埃及文字,后来成为一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的名字叫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12、历代托勒密王都不惜耗费巨资收集各种书籍来充实亚历山大图书馆。托勒密三世尤俄吉提喜欢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向雅典人付了巨额押金并保证归还才终于借到;弄到手后就耍赖不还,而将其珍藏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抵押的巨款宁可不要,就只把抄本送还雅典人。

13、古代科学知识只掌握在少数有特权的人手中,科学家们从未认识到机械可以把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的伟大成就几乎没在实际中得到直接应用。阿基米德是个例外,他在亚历山大图书馆设计的水轮机至今仍在埃及被用于灌溉。但他本人也认为,设计这种机械大大有损于科学的尊严。

Monday, October 30, 2006

恢复晨跑

最近早晨的阳光不错,从今天起开始恢复晨跑;已经中断了半年了。

好久没被蚊子叮过,以为它们已经冬眠去了,就把蚊帐撤了。没想到,昨晚被突然冒出的那么多蚊子骚扰得几乎整夜没睡着。今天还得再把蚊帐挂上。

Saturday, October 28, 2006

BlogSpot 又不能访问了

已经连续几天不能访问 BlogSpot,据说是又被封了。上次被封了两年,不知这次会持续多久。前几个月 BlogSpot 得以在中国重见天日,还以为他们有所长进了。真不知那帮人是怎么想的,难道用这种拙劣的、下三滥的手段真能堵住群众的喉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还不懂?

在 BlogSpot 的镜像现在可以暂时用这个地址访问: http://www.pkblogs.com/wjiangpkblogs.com 是专门用于解决 BlogSpot 的这种问题的,在其主页上赫然写着:"Is your blog blocked in India, Pakistan, Iran or China? If Yes then you can still access your blog anytime using pkblogs free Blog Gateway. " 被与那些国家列在一起,真是中国的耻辱!要是他们把这个站点也给封了,那可就好玩了。

另外,用 google reader 之类的阅读工具也还可以订阅:
全文:http://wjiang.blogspot.com/feeds/posts/full
评论:http://wjiang.blogspot.com/feeds/comments/full

相比于 Microsoft,Google 在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ChinaCOM 参会记

早上七点半才终于等到387,倒一次车,晃晃悠悠到九华山庄已经快十点了,还好晕车不是太厉害。本以为虽然 Session 是九点开始,但我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宣讲,应该还能赶得上。可是到那会场一看,已经是空无一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 Session 的 Presenters 在我之前就没一个去的,因此整个 Session 就被取消了!与 Andreas 的 Session 一样的下场。Andreas 是昨天一个 SP Session 的 chair,可是到时间了确没发现一个作者现身,其甚感失望。说来也是,别人交了那么高的注册费,不远千里赶过来,就是为了能与同行交流。最后却发现,有会议,没交流,怎能不觉得上当受骗。本来我打算今天去听另外一个讲座,也不来参加的;只是昨晚宴会结束时,Andreas 跟我说 'See you tomorrow',虽然只是客套话,但一想损 RP 的事还是少干的好,于是就忍受公交车上的煎熬赶过来了。只是没想到来了却发现是这样。

看了旁边的几个会场,正好 Prof. Zhou 正在主持的一个 WC 的 Session 快结束了,Andreas 也恰好在旁听。于是等最后一个 Presenter 做完报告,我跟 Prof. Zhou 说了一下情况,希望能在他的这个 Session 宣读一下论文。我只是不想白准备讲稿,今天又白跑一趟。Prof. Zhou 高兴地说 'You are welcome',于是我就上台去,把昨天前天准备的东西 balabala 一通。本来我做得东西基本是 bullshit,不过看台下也就十来个人,而且也肯定不是做我这个领域的,因此也就没什么顾虑了。果然讲完了,也没什么人问问题,只是 Andreas 问了几个,也就胡乱应付过去了。Andreas 所在的实验室正好是发明了 EXIT 的,还好他本人不是做方面,不然我今天真就是班门弄斧了。

这两天参加了几个 Session,好多听不懂,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只是昨天在一个 MIMO 的 Session,仅有的两个报告(都是老外的)还有点可以理解的新东西。Haas 提出了 Spacial Modulation,复杂度很低,性能竟然与 V-BLSAT 相当,甚至更好。另一个就是 Andreas 做的关于空时码在 Nakagami 信道的性能分析,他利用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函数做为分析工具。看 Andreas 的 Slides 也是用 Beamer 做的,感觉很亲切。

昨天在聊天时,我告诉 Andreas 我们博士一般三年可以毕业,他很是感到诧异;跟另外一个西交的同学(和我同级)说起我们的毕业要求是发表两篇 EI 就可以了,他说原来在 BUPT 这么幸福!他还要为 SCI 而奋斗,现在才刚刚开始。昨天晚宴上,同桌一位华东理工的中年老师,听我介绍了自己导师的名字,就说起了他连续三年申请 NSFC 的辛酸,还说请我今后高抬贵手云云。虽然只是玩笑话,听得我还是心理酸酸的。

Monday, October 23, 2006

EPS 图转 PDF 图

PDFLaTeX 只支持 PDF 格式的图片,连 EPS 都不支持。要把 EPS 图转成 PDF 图可以用 epstopdf 或 Acrobat Distiller。ps2pdf 虽然也可以转,但生成的都是默认的 letter 页面,还没找到参数设置使得页面就是图片大小。

用 Photoshop 也可以打开 EPS 图,然后另存成 PDF,但它得到的实际上是经过压缩的位图,基本没法看。

Friday, October 20, 2006

Filemon

Filemon 可以监视当前系统中有哪些进程正对读写磁盘文件,并给出目标文件路径。用电脑时硬盘经常莫名其妙地狂响不止,这时这个小软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据说Windows Vista 已经集成了这样的磁盘监视功能。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红薯的抗癌作用

中午大家说起红薯的抗癌作用,不知其机理,上网搜了一下。

1、关于红薯抗癌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许多种说法。如有的报道中说,美国费城医院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还有一所美国大学研究发现,红薯中有―种叫脱氢表雄酮的物质,对防治癌症有―定的效果。

2、关于抗癌功效,中医理论认为,是由于其通便排毒,能起到减少人体内垃圾、毒素积存的作用。

3、理论上推测,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润肠通便,治疗便秘,对预防结肠癌等癌症有益。

4、红薯含有的赖氨酸,比大米、白面要高得多,还含有十分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

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薯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诱发癌症、衰老和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

参考:
紅薯為何成為"冠軍菜"
抗癌之星――红薯
抗癌蔬菜大名单

Sunday, October 15, 2006

看了《夜宴》

确实有点莎士比亚的味道。画面不错,几个镜头也挺好。节奏稍微有点慢,有些情节安排的很生硬,比如"洗桥"那段,完全应该删掉,冯导可能也是舍不得好镜头。几个外景前后重复出现,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不该有的失误。最后结尾很失败,文婉被呼"皇上"时结束最好,一段暴风骤雨的搏斗后,所有角色统统倒下,只有一个女人成了孤家寡人的"皇上",这样最富戏剧性了;而最后让她莫名其妙地死去,暗示意味太强,反倒是庸俗了。

当"母后"变成"婉儿"的时候,心头还是震动了一下。不为他们,而为自己。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阎锡山自撰挽联

有大需要时来,终能成大事业;
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

事实上阎的机缘已经够好了,赶上辛亥革命捞了个都督,靠逢迎袁、段,保住了山西地盘;军阀混战中没什么实力,靠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本事求得生机,抗战时也是被迫走到了前线。到台湾后著书立说,得以善终。他也应该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近日读了苗挺的《三晋枭雄》。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十月故乡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金秋十月回到故乡了,这次趁着十一假期,回乡看望了外公外婆。

外婆家新筑的房子位于老宅的后面,依山而建,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我上到三楼的一个小房间,还没布置家具,也略显阴暗。站在那个宽大的窗边往外看,见到的正是山上茂密生长的松树,伸手就几乎可以购到一条树枝。树底下上长满各种杂草,长得比我记忆中的要高许多,盖住了我以前常走的那几条小路。记得小时候,下过一阵雨之后,这些草丛中就长出一颗颗美味的蘑菇,不知现在还会不会有。可以想象,住在这个房间里,在一个夏日的清晨,从安睡中醒来,听到的只有鸟儿欢快的鸣叫声,该是多么惬意。

我又来到另外一个朝南的房间,占满整面墙的窗户迎着下午的阳光,使得屋内通亮。从这边看出去,视野甚是开阔。前方不远就是那条我儿时经常嬉戏的小溪,溪水似乎比原来的浅,不过还是那样静静地流淌着。小溪所流过的,是一个小小的山谷,分布着一块块的稻田。一些田里看到的尚是水稻的青叶,而其它大部分已经成熟了,一颗颗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成了一片金黄。其间又有些零落的屋舍点缀着,白墙红瓦,或高或矮。前方稍远的地方是一座小山,上面是也是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显出深深的墨绿色。而与它迎着的另一面山坡上,却很少长有树木,只是一片浅灰色。两山之间,是一条蜿蜒的小路,向山那边延伸;中间恰到好处的地方,又有一个红瓦的亭子。以前村里的人们,都是经由这座亭子出门远行。看着山前那一块块错落有致的稻田里,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我竟有些入迷了。

Tuesday, October 03, 2006

今天真是好日子

三位同学赶在同一天办喜事,不过只喝到了其中一位的喜酒。
祝福她们!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收到了 WCMC SI 的通知

终于还是被录用了,虽然比预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月。本来没报太大希望的,没想到最后运气还是不错。两位审稿人除了指出几个拼写错误,几乎每提出什么实质性的改进意见。实际上语言上的错误远不止那几个,因为是用TeX写的,没有基本的语法检查,自己检查也不够仔细,还好没在这个问题上翻船;而这篇文章本身还有不少问题,基本没有被指出来。看来国内的审稿也就那么回事(毕竟我们也参与了),文章中与不中,随机性太大;即使中了,对作者来说,也不会得到太大的提高。

晚上想去买火车票,去西直门一看,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南门那儿也早已排成长龙。还是罢了,过两天再说。哥哥也是被困在他乡回不来,我回家的愿望也不那么强烈了。可能九天长假还得老老实实呆北京。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无语

今天的事情真是太丢人……
还是不说了。
不管怎样,只能放弃了……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金运与首钢之间

方老师让我去首钢大厦处理一点原公司遗留的问题,而我又正想去金运大厦下面的银行办点事,于是正好顺路。先去了金运,事情很快就办完了;然后穿过文慧桥,逆行到了首钢,把车停在我通常停的位置(那地方还为我留着),时间尚比预定的早。

这两座大厦都是我所熟悉的,自零四年起,在金运大厦工作了整一年,先是B座,大部分时间在A座;然后搬到南面的首钢,呆了也有大半年。想当初,在金运的时候,刚进公司的我对将来是充满了希望,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虚心向师兄们请教,工作虽有点枯燥,但心里总是很充实。中午在楼下的餐厅会把肚子吃得撑撑的,然后大家三五成群地下楼到边上的小区里小坐;或者到另外一边,绕那条小河走个来回,路上一定会遇到走得比我们早几步或晚几步的师兄师妹,当然也有公司的同事,不过我尚不能把人认全。那时阳光总是很好。后来搬到首钢,人渐渐地散了,不过还有师兄们在;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暗暗的想。还是埋头做事,不过任务已不是原来那么多,大家开始各做各的。遇到彷徨的时候,李老师总是会给我们打气。直到后来,师兄们都离开了……

在从金运到首钢的路上,我突然想,这条路不是我以前每天都要走几个来回的那条么?我没为什么还在这里?是不是我在原地踏步?这些年来,自己在做些什么?有什么长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我需要改变一下了……

Friday, September 08, 2006

MILCOM 终于排好了时间表

我被安排在周二(10月24日)上午作Presentation。一看那个session,总共有七个报告,竟然有五个是中国人,真是意外,到时都可以用中文讲了。网站上列出了每篇文章的信息,我的(http://www.milcom.org/abstracts/1165.html)是写得最简单的;自己的简介写得还有点小问题。

MILCOM提供学生注册,一天40美元,算是相当便宜的了。不过交注册费还是件麻烦的事情,不行就只好自己出。现在也还不知道能不能去成。

Wednesday, September 06, 2006

ICASSP TeX 模版

ICASSP TeX 模版(用spconf.sty)如果在CTeX中直接用,dvi->pdf得到的文件不是letter页面,而是A4,即使加上letterpaper参数。用dvi->ps->pdf生成则可以,但需调整一下上边距:\topmargin 0.7truein;而如果在dvi转ps时加 -t letter 参数,则不需这么调整。PS文件用GSview看到的页面不是letter没关系,只需在Media菜单选择即可,这不影响最终生成的pdf文档。

Thursday, August 24, 2006

清除msplus1.dll

msplus.dll 和 msplus1.dll 病毒进安全模式可以删除,但重启之后无法上网,据说是删除它就破坏了TCP/IP协议栈,或者说Winsock。可以用 WinsockxpFix.exe 修复。有说可以用 LSP-Fix 删除 msplus1.dll。

Tuesday, August 22, 2006

The Essential Guide to RF and Wireless

读了 Carl J. Weisman 的 The Essential Guide to RF and Wireless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刘志华等译),一本无线通信的科普书,讲得比较清楚,比看那种一大堆公式的书轻松多了。虽然翻译水平一般,但还是能体会到作者的幽默感。下面抄录几句:

1、读者会问为什么是50Ω呢?我所能告诉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需要连接一些碰巧是50Ω阻抗的天线。结果,他们开发了一些50Ω的电缆,后来称为RG-58。一旦他们有了这些电缆,其他所需要连接的东西都只能适从这些50Ω了。

2、三阶互调点是一个虚构的点,它事实上不存在,不能直接测量。取而代之,制定了许多其他度量,于是放大器的Ip3使用这些度量来计算。如何把这个关键器件的性能构建在不存在的东西上面还是留给射频工程师研究吧。

3、FCC掌管分配所有在美国的无线电波传输的权利,许多年前它通过抽签方式分配蜂窝频率带宽。发现这个小策略几乎没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一元钱之后,FCC变得精明起来了。自那以后,所有无线传输的权利都被以很高的价钱拍卖。

4、有时一个组件也称为一个子系统。现在这两种描述中没有技术上的差别,但是卖子系统的公司比卖组件的公司销售更高的价钱。那就是营销。

5、在给定卫星系统上,上行链路信号总是在比下行链路信号更高的频率上,读者知道为什么吗?因为RF电子器件在高频效率低,它会转化成许多无用功率。现在读者推想RF工程师宁愿在哪里装配不经济的电子器件,在地面上,这里有大量的功率,但在空间,功率非常珍贵。

6、第一个很著名的LEO卫星系统是摩托罗拉公发起的铱星系统。起先设计使用77颗低地球轨道卫星,它名字取自铱元素,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位77。而一些工程师发现只要66颗卫星,系统就能正常工作,但仍沿用铱星系统这个名字。我猜想他们认为没有人使用称为镝的东西来完成电话呼叫。已经证实,也没有人使用称为铱的东西来完成电话呼叫。

7、IMT-2000中的2000起先有3重含义。它代表计划的开始年份、工作频带及以kbps为单位的最大数据速率。就现在看,它已经错过了开始年份,不知其他两个是否能实现。

8、最近,FCC将5.8GHz子频段分配给非扩频通信。同样,由于使用的是开放频段,仍需采用防范措施防止多个服务运营商相互间的干扰。5.8GHz频段内的子频段称为开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频段或UNII频段。

9、据说女演员 Hedy Lamarr 和作曲家 George Anthei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构想了频跳扩频。

Monday, August 14, 2006

晚霞

午后下了一点小雨,这是一个多雨的夏天。傍晚坐到窗前埋头工作,偶然间抬头一看,就见到一片淡红色的天空,旁边的建筑物也迎接着西边的余辉,散发出红色的光芒。再往西北方向望去,哦,那是怎样一片红色啊!虽然天边的乌云还没有散去,但行将落下的夕阳仍轻易地在乌云下面撕开一道宽大的口子,露出了一条别样的红色。仿佛是一种不知名的水果, 虽然外表丑陋,但剥开果皮一看,确是鲜红的、水盈盈的果肉,让人惊喜万分。

于是我决定停下手上的工作,走到向西的窗户旁边,静静地端详这大自然的即兴创作。被那层橘红的云彩包裹着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黛色西山。那山也仿佛被一层薄薄的轻纱蒙上,只给我们展示一个优美的轮廓。在山的下面,是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房屋,它们也只是安静、且有秩序地排列在那里,零星的投射出几点灯光。仿佛在大山的庇护下,城市已经可以安稳地入眠。再看那天边的晚霞,已不似刚才那么散漫,渐渐地把自己的美丽衣裳收叠起来。方才的橘红的变成殷红,在周围乌云的包裹下,像是刚从古老的矿山里开采出来的硕大的红宝石,那么璀璨夺目,让人不禁想永久地把它收藏起来。可是,山那边的太阳父亲,似乎怕耽误了给地球另一边的人们送去光明,不停的催促自己的美丽女儿赶紧启程。于是,她也不得不遵从父亲的命令,最后不舍地看了我们一眼后,转身离去。红色区域渐渐变暗,变小,被周围贪婪的乌云一点点的吞噬。终于,她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夜幕已经降临,西山的轮廓已隐约不可分辨,山下的房屋渐渐亮了起来,近处的公路上,一辆辆汽车开着大灯飞驰而过。这时,我也回到桌前,重新开始了我的工作。

Thursday, August 03, 2006

填写PDF的表格

如果PDF的表格没有做成表单,可以用文本框填写。把填充颜色设成无色,边框设成与背景颜色相同。打印时选择打印"文档和标记"才可以同时打印原表格和填写的内容。

Friday, July 28, 2006

Word转PDF

用Adobe Acrobat把Word文档转成PDF,若直接在Word中把文档打印到Acrobat虚拟打印机,或者用PDFMaker,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修改交叉引用的标签。比如插图用“Figure 1”做题注,引用时改成“Fig. 1”,打印成PDF是强制把“Fig. 1”都改回到“Figure 1”。在 Acrobat Acrobat 中选择“文件--创建PDF--从文件”,这样转PDF则不会有这个问题。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会把Word中的交叉引用转换成PDF中的链接,这样就显得更专业一点。

Wednesday, July 26, 2006

《历史中的英雄》

每天晚上看一两章,翻完了威尔·格兰特的《历史中的英雄》,随作者娓娓的叙述回顾了一下世界历史的发展。这本书毕竟只能算是《世界文明史》的导读,看下来还不是很过瘾。因为要照顾到历史上众多的“英雄”,对每一个人物的着墨都不会太多。利奥纳多·达芬奇、马丁·路德、法兰西斯·培根等是讲得较多的几位;而阿伯拉尔和埃洛伊兹的爱情故事最让人印象深刻。作者还是基本上按照世界文明发展的主线来写:埃及——希腊——罗马——基督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于中国和印度,各用一章就应付过去了,而伊斯兰文明则只作为基督文明的陪衬偶尔出现一下。中国被放在了第一章,作者选了两个人物——孔子和李白,作为代表。

Monday, July 10, 2006

就差一点点

齐达内真实太可爱了,也不知道马特拉奇嘟囔了一句什么,让大师怒不可遏……本可以成为一场完美的谢幕演出,结果大师非要用一种不寻常的方式让众生对自己铭记于心。

Wednesday, June 28, 2006

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1
发信人: Beta2006 (夫子),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19:02:15 2006), 站内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2
发信人: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19:03:46 2006), 站内

好处多多
降低处理电路的难度,提高信号质量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3
发信人: Beta2006 (夫子),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23:10:46 2006), 站内

能否再详细一点?谢谢!

【 在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处多多
: 降低处理电路的难度,提高信号质量

4
发信人: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23:11:44 2006), 站内

你以为我会比书上讲的更好
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去看书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否再详细一点?谢谢!

5
发信人: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3:15:36 2006), 站内

推荐你去查一下 heterodyne 和 DCR 结构相关的论文,
里面介绍的区别
这两种结构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每种有交替火爆
现在的趋势是向DCR发展

【 在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我会比书上讲的更好
: 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去看书

6
发信人: refreshcode (清新代码),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3:33:29 2006), 站内

超外差的滤波器不好做,所以集成度不高
零中频虽然集成度高,但是很多干扰都由于射频和基带信号的直接转换而变得不好消除了。。。
如果做SOC基本上考虑零中频,如果做分立系统,还是用超外差的多一点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7
发信人: smartfox (碱雨),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3:54:21 2006), 站内

好像高频的信号一般只做低噪声放大的处理,其他得的很多处理都要降频吧?
【 在 Beta2006 (夫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在接收端,为什么不将射频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是为了实现多级调制和解调吗?谢谢!

8
发信人: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5:20:22 2006), 站内


说实在的,零中频除了射频简单,系统集成度,功耗,体积可以做小之外,再就是不需镜像抑制这个优点了;缺点可是有n多的,I/Q不平衡,flick noise, 载波泄露等等,这些都是中频方式所没有的。
所以这种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大推荐采用。
不过现在由于器件的水平提高,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他的那些缺陷,才有开始火爆。

【 在 refreshcode (清新代码) 的大作中提到: 】
: 超外差的滤波器不好做,所以集成度不高
: 零中频虽然集成度高,但是很多干扰都由于射频和基带信号的直接转换而变得不好消除了。。。
: 如果做SOC基本上考虑零中频,如果做分立系统,还是用超外差的多一点

9
发信人: oBigeyes (以不变应万变),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16:16:03 2006), 站内

收下
不过偶不作芯片,所以接触的2级中频结构多一些

【 在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荐你去查一下 heterodyne 和 DCR 结构相关的论文,
: 里面介绍的区别
: 这两种结构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每种有交替火爆
: ...................

10
发信人: Beta2006 (夫子), 信区: CommunTech
标 题: Re: 土土地问一个问题: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中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2 23:22:58 2006), 站内

多谢了!

【 在 MrJiang (我不是牛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荐你去查一下 heterodyne 和 DCR 结构相关的论文,
: 里面介绍的区别
: 这两种结构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每种有交替火爆
: ...................

Friday, June 09, 2006

关于一稿多投

对“一稿多投”的问题,本来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要坚决反对的,近日突然对其产生了疑问。事实上身边很多人都在干这样的事,似乎也没人在意,甚至得到鼓励;那么自己还要不要坚持所谓的原则?

且不讨论“一稿多发”。一般认为这是违反有关法律的,尽管也有人不这么看。

如果只是“一稿多投”而不“一稿多发”,即使都被同意刊登也只选择一个地方发表,到底算不算违背学术道德?当然,如果杂志社或会议在征稿中明确表示不接受已投到别处的文章,那么就视为对方要求取得专有出版权,想投稿自然应该照办。问题是并非所有杂志社或会议都有这样的明文要求。

我看来反对“一稿多投”的最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是它浪费了宝贵的审稿资源。可现在的学术文章审稿几乎没有符合《著作权法》中30日给通知的规定的,短则几个月,长则超过一年,对于毕业有论文要求的学生来说,谁能等得起?多投几个杂志或会议可以增加被尽快发表的机会,因此很多人“一稿多投”也可以理解。而如果事实上大家私下里都理解和默认的事情,公开场合却又必须义正言辞地反对,实在是虚伪且可笑。

文章投稿和找工作投简历应该是类似的。没听说有规定简历要一个一个地投,等面试完,被拒了再投下一个。大家投简历都是有意向就投,等一个一个面试了,都给Offer了,才选一个最中意的,把其它拒掉。也不是说这就合乎道德,用人单位肯定不喜欢这样,所以也有牛气的公司面试还要别人交押金的。

也有人非要把文章投稿比作追女孩子,女孩要一个一个地追,被一个拒了才好追下一个;“一稿多投”就像同时追求多个女孩子一样为人所不齿。可是遍观那些杂志,哪个是值得我们对她那么忠贞的?

参考:
一稿多投:成因及约束机制新论
一稿多投需要界定的前提
一稿两投的法律思考
浅析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关于“一稿多投”的几个问题
一稿多投:原本法律不好规定

WCDMA中的覆盖和容量

发信人: aptitude (有空多读读书), 信区: MobileComm
标 题: Re: 请教WCDMA中的覆盖和容量
发信站: 北邮真情流露 (Tue Jun 6 10:19:47 2006), 站内

【 在 zhazhamei (,X@,U@? )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
: 1.覆盖主要受上行链路限制?
: 2.容量主要受下行链路限制?
: 3.还有 上行链路覆盖是什么意思
: 4.另外 我怎么觉得覆盖和容量从表面上讲是一个意思呀
: 谢谢

合在一起解释吧,覆盖主要是网络对一个区域的覆盖能力,也就是说哪里有信号,而容量是在有覆盖的区域中支持的用户的多少,而覆盖和容量两者之间是有某些暧昧关系的。

下行链路覆盖是基站发射信号的覆盖面积,而上行链路覆盖则恰恰相反,小区的覆盖由基站发射的 CPICH 信号的 Ec/No 来决定,而上行则由终端发射信号的 Ec/No 来限制。CDMA 是干扰受限系统,也是自干扰系统,所以:
在负载较低的情况下,终端发射功率显然不如基站,所以,上行链路限制了小区的覆盖范围。

但是,基站的功率要分配给小区内的所有通话用户,当用户增加的时候,小区分配到每个用户的功率就不足了,所以,负载较高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就成为瓶颈。而且,负载比较高的情况下 No 比较大,会降低基站 CPICH 的 Ec/No 值,影响小区覆盖。

提问中的 1 实际是不考虑负载,只考虑信号覆盖的情况下,覆盖受上行限制,而对于2,实际是指,保证覆盖的情况下,系统用户容量受到下行限制的问题。

对于网络规划,在建网初期,WCDMA 用户比较少,相对处于轻负载状况,可以着重考虑覆盖问题,随着用户的增加,就要考虑容量问题了。

此外,WCDMA 支持多种速率,对于高速率,SF 比较短,扩频增益比较小,抗干扰能力比较差,所以,高速率的覆盖范围要远远小于低速率业务。所以,对于规划而言,不同业务也是有影响的。

Sunday, May 21, 2006

还是用 Norton AntiVirus 吧

用了 Kaspersky 相当长一段时间,大概都快两年了,感觉还算可以,简单易用,功能强大且占用资源少。但也不是说没有问题,宿舍机器就还是中病毒了,每次开机都报警,但就是清不掉;前段时间用 Daemon 装 Matlab,换盘时就是会死掉,试了好多次,最后禁用了 Kaspersky 才解决。最近碰到的问题让我不得不决定卸掉它,就是用 Acrobat 给文档叫批注的时候老弄得程序没响应,发现也是 Kaspersky 惹得事。还是用 Norton AntiVirus 吧,稳当一点。

设置页码格式

比如要设成“1 of 6”这种格式,代码如下:

\usepackage{fancyhdr}
\usepackage{lastpage}
\pagestyle{fancy}
\cfoot{{\footnotesize \thepage\ of \pageref{LastPage}}}
\fancyhead{}
\renewcommand{\headrulewidth}{0pt}
...
\begin{document}
...
\maketitle
...
\thispagestyle{fancy}
...
\end{document}

另,要去掉 section 标题上的序号,只需用
\section*{section title}
即可。

参考:fancyhdr

Monday, May 01, 2006

关于LaTeX

Linux下用Open Office Draw 画图还挺方便,可以直接导出很好的 eps 文件。
Windows 下画图还是用SmartDraw好,现在的版本已经比我2000年用的时候长进不少。它导出 eps 时要加 Include AI format 选项,这样才能正常使用。不过用它导出的eps 生成的dvi文件用 Yap 看是还是出错。 生成 gs 和 pdf 没问题。
Visio 我一直没有用习惯。而且现在也不支持导出 eps 了。
生成 pdf 的标准方法是: tex -> dvi -> ps -> pdf。直接 dvi->pdf 或 tex->pdf 总是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参考:ChinaTeX —TeX使用指南

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一周之内写了两篇论文,两个报告,真是弄得心力交瘁,还好最后还是弄完了。整天盯着屏幕看,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一看东西就疼。这个假期要好好休息一下。

Friday, April 28, 2006

出来看美女啦!

在新搬进来的宿舍住了半个多月,没发现什么好处,楼层又低,房间又小,而且阴冷昏暗;但除了一点,就是看美女方便。正对面的就是准女生宿舍,本楼的漂亮女生也不少,十三楼的小女生也要走这儿过。于是每当中午或晚上用餐时间,楼下广场就美女如织,或俊俏挺拔,或婀娜多姿,或温柔可人,或俏皮活泼,或长发飘逸,或健美性感,如此不一而足。而且正直春暖花开,风和日丽之时,女生们都脱下了厚重的外套,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午后或傍晚时分,只要在阳台下面一眼望去,就有莫大的享受。

Monday, April 24, 2006

进行全神贯注的科学思考

进行全神贯注的科学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人只是在桌子前对着一张纸发呆,有些人则不停地踱来踱去,而我个人喜欢平躺下来、闭上双眼。事实上,正在努力思索的科学家看上去可能到像是正在小憩。全身心的沉浸于科学思索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经历,但也确实非常艰苦。一个正努力追踪某些念头的科学家对自己是近乎残酷的,让自己变得痴迷,而某种有趣的看能性一旦隐约出现,就立刻集中所有的精力验证它。在这些不确定的念头中,只有很少一些被证实为真而幸存下来,大多数最终还是被淘汰了。大胆而粗略的思想当然要继续发展,但具体细节也必须及时核证,而通常,灾难性的缺憾总是在这一过程中冒了出来。这是,思想必须重新解释或放弃其中的一大部分。这样的工作过程日复一日,经年累月。当然,并不是所有看似科学家的人都如此艰苦的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停止了工作,而剩下的则从未开始过。但对于那些并非装腔作势,自欺欺人,而是真正游戏其中的人们来说,游戏是艰难、紧张,令人痛苦和精疲力竭的。然而,如果这种劳动的果实、这种努力的结果竟受到傲慢无礼的鄙弃,悲剧就发生了。想像一下,一个发现了自然根本方面真意的人,面对他同时代人的抨击和误解,仍年复一年的继续他的研究,如今变得年老体衰沮丧。这些就发生在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身上。1906年9月5日,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时,他62岁……

-- 大卫·吕埃勒著,刘式达等译,机遇与混沌

Wednesday, April 19, 2006

再见,羊排!

中午又趁早去食堂二楼,希望能吃上羊排。没想又被告知:羊排没了,只有牛肉!已近好几周没吃上了。四块钱的红焖羊排,虽然只在一小碗里装上六七块,但能大口吃肉总是令人向往的事。而且其肉香辣酥软,美味可口。曾经有一个月里,我几乎每天必食。
仔细一问,原来人家是不做了。看来这还是零和博弈,你喜欢的东西,别人就不喜欢。

Tuesday, April 18, 2006

谈论review paper

偶然读到别人的Blog,心里真是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引用

review paper
review到好的paper,那也是一件幸事啊,至少你花的时间都不是浪费掉的,还能学到新东西。反过来说,要是review到烂的paper,时间都是浪费掉了